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第二章③:孟子游说
  • 来源:
  • 作者:
  • 2024年09月06日
  • 审核:
  • 浏览(565)
  • 收藏
浏览字号:

编者按:本文选自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陈晓霞的著作《游学四孟》,通过虚构的首都大学程传茹、文昌昊教授带领孙女文广闻和外孙董天一在孟子故里邹城市的亲身游历,以话题问对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特质融入游学中。

微信图片_20240905141907.jpg

天一问道:“姥爷,孟子的老师是谁呢?”

文教授说:“尽管对于孟子的老师是谁有几种不同说法,但业界基本赞同的观点是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中提到的:‘孟轲,驺人也,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其中,子思之门人,指的是子思的再传弟子,而不是子思的弟子,更不是子思本人。”

文闻问道:“奶奶,孟子门下也有众多弟子吗?”

程教授说:“孟子效法孔子,在四十岁之前主要是开办私学,在其门下有多少弟子没有史料详细记载。不过在《孟子·公孙丑下》中这么一句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齐王要以万钟粮食就是六万多石的粮食养活孟子的弟子,可见,孟子弟子人数众多,可能数以百计。”

天一问道:“姥姥,孟子的弟子中是否有孔子门下的七十二贤人?”

程教授说:“孟子的弟子中被后世称为贤人的不多,比较有名的不足二十人。最有名的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乐正克)、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

文教授说:“大约在公元前339年,当时孟子34岁,乐正子等请为弟子。第二年,即公元前338年,万章、徐辟等众弟子入门下。公元前337年,齐人公孙丑、曹君之弟曹交、滕君之弟滕更等数以百计的人登门请为弟子。这样,孟子在四十岁之前即公元前333年之前,一直讲学于邹鲁之间。”

文闻问道:“爷爷,孟子除了讲学之外,是否为政做官?”

文教授说:“根据孔令源在《孟子年谱》的记载,孟子在54岁(公元前319年)第二次到齐都临淄稷下学宫时,齐宣王给孟子‘卿大夫’之职,被聘为客卿;在孟子56岁(公元前317年)那年,母亲仉氏在齐国去世,孟子则以卿大夫之礼在邾国安葬母亲并守丧三年。孟子61岁(公元前312年)离开齐国。以后再没有关于孟子官职的记载了。”

天一问道:“姥姥,孟子做官的时间很短,那他大部分时间都做什么?

程教授说:“孟子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在讲学、游说和著书上。”

文闻问道:“奶奶,孟子的游说是不是相当于孔子当年的周游列国?”

程教授说:“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完全相同。相似之处在于奔走于列国之间,积极推行仁政。不同之处在于孔子是在春秋末年,离开鲁国之后一直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14年后返回鲁国。而孟子在战争纷纷的战国年代游说,并没有一直离开邹国,游说期间多次返回邹国,也就是说孟子没有从一个诸侯国紧接着到另一个诸侯国去游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孟轲:‘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文教授说:“司马迁的这段记载大意是,孟子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经》《书经》,阐发孔子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文闻问道:“爷爷,司马迁只是记载了孟子到齐国和魏国周游,其它的国家没有提及。那孟子周游列国期间都到访了哪些国家?”

文教授说:“孟子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于许多诸侯国的政界人士接触,为周游列国作准备。孟子在大约四十四岁时率领他的学生数百人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周游活动,先后游历了任、齐、宋、滕、梁、鲁等国。其中,在齐国任客卿数年,在梁受到优厚礼遇。”

天一问道:“姥爷,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是孟子到魏国游说,而您说是到梁国游说,而且在《孟子》中常常见到梁惠王,这怎么理解?”

文教授说:“这里说的梁国可不是春秋时期的梁国,而是战国时期的魏国,所以,司马迁的记载没问题。为什么把魏国又称为梁国呢?因为在公元前364年夏,当时魏国的国君魏惠王把魏国的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东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这样有时魏国被记载为‘梁国’,因此,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在这之后长达136年的时间内,即从魏襄王到魏王假的六代君主期间,都以大梁作为魏国的都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梁国都城。”

文闻问道:“爷爷,您刚才说孟子第二次到齐国被齐宣王聘为客卿,那孟子第一次到齐国是在什么时间?”

文教授说:“孟子第一次到齐国,大约在田齐威王二十八年(前329年),通常称田齐威王为齐威王。”

文闻问道:“孟子为什么选择到齐国来游说?”

文教授说:“因为孟子是慕名来到齐国的,在当时的诸侯国中,齐威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因善于纳谏而闻名,他赏罚分明,启用贤才,大胆地进行政治改革,使齐国成为强国,成为人才最集中、思想言论、政治空气最为自由活跃的国家。孟子来齐目的是通过齐威王来实现自己以德服人、实行仁政、反对战争的理想。当然,齐威王对孟子的主张不感兴趣,只想用武力统一天下,争霸诸侯。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没有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大约住了有两年后即齐威王三十年(前327年),孟子率领弟子离开齐国。在临行时,孟子拒绝了齐威王所赠百镒好金。”

天一问道:“姥爷,‘稷下学宫’是齐威王设立的吗?”

文教授说:“那是齐威王的父亲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的齐桓公重名,但不是一个人,在齐国首都临淄的门外设立了‘稷下学宫’。在‘稷下学宫’集中了数百人至千人,他们是来自各诸侯国的文人学士,在学术、思想、观点上开展自由地讨论和研究,这就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百家争鸣’。”

文闻问道:“奶奶,孟子离开齐国之后,到了那个国家?”

程教授说:“关于孟子离开齐国之后到了哪个国家的问题,在史料中并不一致,有的说是到了宋国,有的说是到了滕国。”

文教授说:“如果说孟子在离开齐国后来到宋国的话,现在的问题是不清楚是孟子第一次离开齐国还是第二次离开齐国,便率领弟子前往宋国。史料记载孟子到滕国是从邹国启程的。孟子之所以要到宋国,是因为他听说宋国要实行仁政。”

天一问道:“姥爷,孟子在宋国有什么作为?”

文教授说:“在宋国期间,孟子对宋臣强调任贤使能的重要性,告诫他们要多荐贤士,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重要典故。”

文闻说:“我在《孟子·滕文公下》看到了这样一段对话,即当宋大夫戴盈之询问孟子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商品的赋税,今年还办不到,打算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全实行,怎么样?’孟子则以‘攘邻之鸡’典故批评说:‘如果明明知道你们这种行为不合理,就应赶快停止下来,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爷爷您指的就是这个典故吗?”

文教授说:“是的,就是‘攘邻之鸡’典故。”

天一说:“姐姐,这个典故是什么意思?”

文闻给天一背诵了一下:

“今有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文闻又给天一解释了典故的大意:“现在有人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的作为。那人说:‘那就减少一些吧,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就停止这种行为。’既然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听了文闻与天一的问答,程教授很高兴,然后说:“孟子在宋国看到宋王偃身边贤人太少,对实行仁政又缺乏果断,便接受馈赠七十镒而离开了宋国。”

天一问道:“姥姥,孟子在滕国有作为吗?”

程教授说:“膝文公嗣位后,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对孟子十分尊敬,孟子‘馆于上宫’,滕文公凡事都要请教于孟子。在滕国孟子阐述了自己治国理政的思想。”

天一问道:“姥姥,‘馆于上宫’是什么意思?”

程教授说:“就是孟子到了滕国,住在上宫。”

文闻说道:“奶奶,孟子在滕国期间阐述的治国理政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程教授:“孟子的治国理政思想主要体现在推行仁政。譬如:‘民事不可缓也’,民众的事情是刻不容缓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民众的生活道理是,有固定产业的人就有固定生活的信心,没有固定产业的人就没有固定生活的信心。‘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所以贤明的君主必须谦恭俭朴,礼贤下士,向百姓征税有制度。”

“滕文公使毕战问井地,孟子说:‘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认为国君将要实行爱民的政策,就一定要努力!所谓爱民政策,必须从分清田土的经纬之界着手。经纬之界不正,井田就不会平均,作租税的俸禄就不会公平。所以残暴的国君和贪官污吏必然是不重视田土的经纬之界。田土的经纬之界一旦划分正确,怎样分配田土和俸禄就可以坐下来议定了。”程教授接着说。

文教授说:“孟子在滕国时,还与许行的新信徒陈相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孟子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深刻指出,在封建社会有的人靠脑力劳动,有的人靠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天一问道:“姥爷,孟子是什么时间到了梁国的?”

文教授说:“孟子大约在梁惠王后之十五年(公元前325年)便来到了梁国。”

文闻问道:“奶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孟子在梁国仍然没有被重用,是这样吗?”

程教授说:“梁惠王一见到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与梁惠王一见面,梁惠王就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则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不在同一频道上。这也就注定了孟子在梁期间,虽然受到惠王礼遇,但孟子的仁政主张不可能得到梁惠王的采用。在孟子到达梁国的第二年,梁惠王逝世,襄王即位。孟子见了襄王,出来以后,告诉人说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说:襄王‘远看不像个国君,到了他跟前也看不出威严的样子。’于是,孟子在54岁也就是公元前319年离开了魏国。”

文闻问道:“爷爷,孟子是什么时间结束游说生涯的?”

文教授说:“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提到。但孔令源则认为是孟子第二次游说齐国无果,然后到宋国游说也无果,最后经过薛国、鲁国回到邹国,这一年孟子大约62岁即公元前311年。”

天一问道:“姥爷,孟子回到邹国后主要做什么?”

文教授说:“通常认为孟子回到邹国后就结束了长达20年的周游列国之行,在家乡讲学、著书。”

文闻问道:“奶奶,可以认为孟子的二十余年游说之旅最终是无果而归?”

程教授说:“孟子二十余年的周游列国之旅虽然没有达到他的最终目标,但也不能说无果而终,最起码说孟子大力宣传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特别是仁者理念,同时这也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今后的讲学和著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游说期间充分展示出孟子的聪明才智、高贵品质和理想信念,特别是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孟子还将‘邹鲁之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于我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功不可没。对此,后世多有褒奖。”

文教授说:“韩愈曾经就孟子的游说予以高度评价。韩愈认为孟子深得孔子的精髓,是‘道统’正流,可以为解决社会积弊提供借鉴。孟子为复兴圣人之道,发展儒家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周游列国期间,常常需要辩论。‘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古文观止·卷八·唐文·进学解(韩愈)》)从前孟轲爱好辩论,孔子之道得以阐明,他游历的车迹周遍天下,最后在奔走中老去。”

程教授说:“在《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孟子有好辩的名声,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其实,这是孟子为了捍卫圣道,不得不展开辩论。”

文闻说道:“奶奶,在战国时期,孟子为了在当政者中推行仁政而游说列国,最终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什么?”

程教授说:“在历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前面我们提到过,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正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文教授说:“对于这个问题,在《孟子注疏》中也做了分析。第一个原因是在战争年代各国的用人标准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一致。‘周衰之末,战国纵横,用兵争强以相侵夺,当世取士,务先权谋以为上贤。’周朝末期,各国战争不断,主张合纵连横,阴谋诡诈,恃强凌弱,侵略抢夺。君主选择人才均以其是否擅长运用权智谋做为上等标准。”

文闻问道:“爷爷,第二个原因是什么?”

文教授说:“第二个原因是当时的舆论环境不利于孟子推行仁政。‘先王大道陵迟隳废,异端并起,若杨朱、墨翟放荡之言以干时感众者非一。’于是先王大道衰微荒废,异端学说纷纷兴起,像杨朱,墨翟等用放荡悖理的言论来干预时政、蛊惑人心者亦不在少数。”

天一问道:“姥爷,第三个原因是什么?”

文教授说:“第三个原因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面临衰落局面,这也是孟子感到忧伤的。‘孟子闵悼尧、舜、汤、文、周、孔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孟子忧伤尧、舜、商汤、文王、周公、孔子的事业和学问即将衰落,正道郁塞不明,仁义混乱懈怠,而巧口诡诈者奔走世间,以假乱真。”

文闻说:“奶奶,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孟子因担忧儒家思想的衰落而周游列国?”

程教授说:“这的确是一个因由。‘于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于诸侯,思济斯民。’于是以仲尼为榜样,心慕孔子忧国忧民、周游列国。于是以儒家之大道游说于各诸侯国,希望籍此救济天下之民。

天一问道:“姥爷,还有第四个原因吗?”

文教授说:“第四个原因就是孟子本身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但是因为孟子不肯降低标准、委身事君,所以当时各国国君都说他不切实际,最后都没有采纳孟子的学说。”

程教授接过来说道:“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来看,孟子推行的仁政思想没有被战国时期的执政者所采纳,这是特定历史环境条件下的偶发事件,它并不是儒家思想的失败。孟子之后两千多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孟子极力推行的仁政这一儒家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是人们享有美好生活的治本之策。

【作者简介】

陈晓霞 现任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儒学发展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人才培养,尤长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主持近20项国家、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出版《新时代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跟着孔子去游学》《游学三孔》《游学四孟》等12部个人专著,在《人民日报》《中国行政参阅》(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孔子研究》《理论学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100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