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柳诒徵先生
今天,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作为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研究生,持续提升自身学术能力,运用专业知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贡献力量,乃是责无旁贷之事。在一次次阅读、交流与实践中,我们逐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转化与创新。
正如杨朝明教授在专题讲座中所谈到的,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发出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重申“四个讲清楚”,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此次研学之旅不单是为未来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
研学围绕孔孟之乡展开。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孔府、孔庙、孔林、邹城博物馆、周公庙,聆听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站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地品读孔子文化遗产”“孟子思想与智慧人生” 三次专家讲座,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我们瞻仰过棂星门、奎文阁、孔子像,以及孔林中数万孔氏遗冢。走在孔林、孔庙之中,被众多珍贵文物与饱经沧桑的石碑刻石所环绕,身临其境地感受着悠远博大的儒学文化与贤者辈出的邹鲁人文。尤其是看到孔子墓旁子贡守孝六年的草屋遗址时,不禁被儒学门生的尊师重道精神所深深震撼。
在邹城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我们逐层观摩了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了解了孔孟之乡的悠久历史与发展变革。置身其中,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春秋战国时期先贤的治国理念,孔子周游列国传道授业的壮举,对后代产生的影响。邹城博物馆中,“莱子侯刻石”让我印象深刻,这是公元16年,莱子国一贵族为族人分封土地后祭祀立石所刻,其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与书法价值,是由篆书到隶书这一书法演变轨迹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作品。孔子博物馆中,我被高昂伟岸的孔子像深深震撼。鲁国故城出土的“鲁伯悆”“镶金银质猿形带钩”“黄玉马”等文物更是让我感受到了鲁国昔日的恢弘。最让我惊喜的是“圣迹图”的木质雕版,上面刻画有孔子的事迹,这是一众出土文物中少见的传世文物。
夜晚的时光,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一场场深刻的研讨活动,二十多位同学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围绕“儒学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如何看待儒家孝悌观念和现代个体自由的关系?”“结合自己的专业,探讨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三个主题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对于儒学的精神实质,大家普遍认为,“儒学”即为“人学”。此外,针对于儒学的朝代划分问题、伦理方面的正负面影响,以及从哲学、历史、文学不同视角对儒学的看待,同学们都各抒己见。辅导老师李富强总结说:“儒学其实是关于如何做人的问题,不论哪个阶段的儒学,其核心思想都是仁义,而这在当今社会需要辩证地看待和理解。”
而针对儒家孝悌观念和现代个体自由的关系,大家则从儒学对人的伦理塑造,“孝悌”本身的作用等角度入手分析,一致认为儒家的孝悌观念需要同今天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辩证地看待。在我看来,重视人个体的人格培养是儒学最本质上的元素,例如“因材施教”可以归为通过重视个体差异来育人成材,“仁义礼乐”的修习其实关注的是人的内在提升。当下,我们要找到个体与家庭之间的价值平衡,而孝悌观可以作为一种情感归属,与自我意识相结合,来解决新时代家庭建设问题。
小组研讨的第三个主题也是我认为最核心的主题,这个主题应当能够成为本次研学的最终成果。我们小组的二十余位同学分别来自中国哲学、中国史、中国古代文学、考古学、文物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经济学专业等不同的专业,在热烈的讨论中,我的脑海中也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
儒学中所倡导的“仁义”“有教无类”“仁政”以及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都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地基。“主忠信,徙义,崇德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些高尚人格的追求构成了民族气节的重要因素。正如马丁教授说:“中国其实是一个文明,但是他却伪装成了一个国家的存在。”因此,文明的传承乃是立国之本,儒学的研究、弘扬与发展势在必行。
现代以来海量信息的涌入,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挑战。要谈解决方案,在我所熟悉的领域,就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优秀案例。例如有一些科班出身的剧院戏曲演员,通过自媒体来深入科普戏曲的化妆过程与唱腔特点,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传播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这几天的小组研讨也使我明白了多学科协作、多学科共建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学习中,我不能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独自探寻,贯穿整个中国思想史脉络,从先秦文学开始追本溯源,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任务,它能为我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新的营养。
五天的研修中,我们叩访了孔林、孔府、孔庙,参观了各个博物馆,不仅对儒学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与思考,也对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有了基本认识。在之后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我们将以此为基石,继续专业研究,在多学科协作共建道路上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多路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