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研修行思录:一段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 来源:来源:中国孔子网作者:宁唯实
  • 作者:
  • 2024年09月03日
  • 审核:
  • 浏览(632)
  • 收藏
浏览字号:

尼山苍苍,鲁水泱泱。八月,我有幸参加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4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踏上中华文化的家园故土,开启精神与心灵的归家之途。

1.png

晨起动征铎,客行邹鲁乡。在为期五天的行程中,我们怀着崇敬之情,礼敬先师至圣孔子,感悟圣贤智慧,见证了孔孟之乡的精神文明建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这些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研修期间,我有幸与中山大学的张程业老师共进晚餐。张老师学贯中西,风趣幽默,我们从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知识分子的校园情怀聊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张老师解答了我对学业的诸多疑惑,使我对未来的人生充满希望与信心。

《礼记·明堂位》中提到:“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周公在摄政期间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通过制定礼乐制度来达到长幼有序、社会和乐的政治局面。当前,我们对“礼”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硕果累累,如《论语·卫灵公》中“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颜渊》中“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为仁。”《荀子·修身》中“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的精神内涵早已深植民众的心中。然而,真正能够全面、深入地领悟并熟练运用“乐”的情形却并不多见。在参观孔子博物馆时,我才开始意识到“礼乐”中“乐”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看到东汉熹平石经《乐经》残石时,我深刻感受到这一文化遗产的价值。据学界普遍认为,《乐经》在历史战乱中遗失。但近年来,有学者发现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两块熹平石经残石可能正是《乐经》的遗存,这些残石上的隶书铭文涉及“音”“律”和乐器等内容,令人惋惜。尽管现在我们拥有如《十面埋伏》《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民族乐曲,以及赵季平的《庄周梦》《霸王别姬》,陈其钢的《恋蝶花》《五行》《逝去的时光》等当代作品,但“礼乐”中“乐”的深层内涵尚未得到充分阐释。赵季平和陈其钢两位先生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使我们的声音能够被全球听见。然而,如果仅将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方曲式技法简单结合,可能只会迎合西方听众的口味,而未能深入挖掘先秦时期乐教的核心思想,这限制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音乐独特性的理解。

中西方文化都认为,音乐是心灵的语言。人的灵性(spirituality)决定了人离不开音乐,就像人离不开文化信仰一样。而周公开启了国家意义上功能性用乐分类的先河,同时也建构了大同理想社会的秩序,我们理应更加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充分挖掘与理解先秦礼乐的深刻而又丰富的精神内涵。

2.png

在几天晚上的圆桌讨论中,我们第三组相继提出“学问与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优秀”“原生家庭”“亲亲相隐”“理论诠释与实践智慧”“传统文化怎么继承发展”等这几个大问题。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提出“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政治的主要冲突将不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的对抗,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从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到现在数字经济、数智时代、AIGC、数字孪生等等,这似乎构成一种进步,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内卷,不断地要求在经济上发展,在技术上进步,不能停下来,似乎唯有以这种进步来赋予生命以意义。

回到我们本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命题来,我认为当下不仅仅局限于解经的美妙,还要在实践的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实践的智慧,或许只有从上至下,从宏观的民族国家到微观的家庭个体,才能更加恰当的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何以可能的。

五天的尼山之旅时光,转瞬即逝,仿佛晨曦初照,夜幕低垂,令人依依不舍。回程前的一晚,我独自走在孟苑中央的湖畔边,清风徐来,微波粼粼。何为美好生活?这不仅是哲学在追寻真理之后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与行动,更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亘古不变的主题。25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会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雅典先哲们播下了反思与审视的种子,从“我思故我在”的怀疑论出发,经过“上帝已死”崇高世界的坍塌,最终抵达到“向死而生”的彼岸。然而,当今世界变乱交织,此刻,我们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转向同处轴心时代的邹鲁大地,去重新聆听,感悟独属于我们东方的智慧与真谛。道法自然的生命洞察,齐家而后治国的天下观或许是当下战争与文明冲突的破局之道。这不仅是中国文明对世界的献礼,也是未来人类命运走向的至关重要的路径。

回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智慧,我发现,“仁者爱人”的背后是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对远在一方家人的思念,更是负重前行的家国历史使命与责任。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以区别于其他动物;荀子也认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家”作为源初的“群”,是人类共同体生活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也说“哲学活动的本质就是精神还乡”。在归家的旅途中,中西文明再一次相遇。诺亚方舟的逃离已不再是唯一的救赎信仰,而愚公移山的智慧则显得尤为珍贵。中华文化代代相传,沉淀出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至此,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就绽现在每个历史瞬间。

当我们终有一日走出尼山,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时,尼山与我们的家乡故土,国家一样,是我们每位中华儿女要毕生守护的精神起源与家园。

(作者: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4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武汉大学 宁唯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