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工作动态
新闻动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2024工作坊会议综述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 2024年08月27日

       2024年8月14—15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与孟子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2024工作坊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孟苑会议中心二楼国际会议厅成功召开。

开幕式现场

       本次工作坊围绕“新编孟子正义”的核心议题开展,分设七个主题,共征集论文41篇,来自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天津社科院、河南省社科院、深圳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江苏大学、西安外事学院、山东航空学院、厦门工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济宁里仁书院、大同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等国内高校、科研单位、文化机构的近50位孟学研究专家、青年学者参加会议。

       会议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宋立林主持。他指出,今天古典学和经学都受到学界普遍重视,相信“新编孟子正义”会成为孟学史乃至古典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接下来,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陈晓霞,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哲学系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陈少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子研究院秘书长、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梁涛分别致辞。

宋立林教授主持

       陈晓霞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新编孟子正义”自立项以来,课题组先后发表核心期刊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以范式创新为指向进行基础性研究,开启了21世纪孟学研究新纪元。在首席专家杨海文教授的带领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帮助下,“新编孟子正义”一定会成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品和历史工程。

陈晓霞院长致辞

       陈少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新编孟子正义”是杨海文教授深耕孟子研究二十余年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经典的延续依靠解释,赋予经典以新时代的意义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他还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对孟子研究院在“新编孟子正义”课题中与中山大学哲学系的积极合作,以及为课题研究和开展提供平台和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

陈少明教授致辞

       梁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由杨海文教授带领的“新编孟子正义”课题团队具有深厚的孟学研究实力,这项工作对于当代孟学研究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梁涛教授指出,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持续的精研,不断的打磨。杨海文教授多年来始终专注于孟子研究,对课题的申请与研究尽心竭力。另外,在此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副产品。整理这些副产品,同样对学术界具有重要的价值。

梁涛教授致辞

 

       会讲主题一:儒学及其时代价值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专题会讲环节,围绕七个主题展开丰富讨论。会讲主题一为“儒学及其时代价值”,由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孟子研究特聘专家、尼山学者刘瑾辉主持。

       陈少明教授在题为《朱子“四书”论说的三个文本:〈集注〉〈或问〉与〈语类〉》的报告中,根据《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和《朱子语类》三个文本,讨论了朱熹解读“四书”的三种方式。陈教授指出,《集注》在于解读经文,其目的是将多种文体和言说协调成一种思想体系;《或问》注重拓展思想,其对四书的解读具有综合性和延伸性;《语类》呈现的是研读经典的体会与经验。三种文本的结合,既是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国解释学上的里程碑。

陈少明教授发言

       梁涛教授在题为《孟子“井地”非三代井田,而是为滕国设计的土地制度——一个误读的仁政理想》的报告中指出,孟子提出“井地”的背景是战国授田制,其主张的“井地”为动宾词组,井是动词,指划分田界,地指土地。“井地”也可以做名词,指划分田界后的土地。孟子的“井地”主要针对的是野,以实现其仁政理想。孟子的“井地”非三代井田制,而是为滕国设计的土地制度。

梁涛教授发言

       陈晓霞院长在题为《孟子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的报告中指出,孟子“民贵君轻”“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推恩于民”等思想为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浩然之气”“尽心”“知性”“知天”的观点对个体生命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孟子思想历久弥新,要充分挖掘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

陈晓霞院长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孔德立在题为《孟子性善论的双重致思方向》的报告中,从思想、政治、社会等层面,讨论孟子对其时代的价值。孔德立教授认为,相较孔子,孟子提出了新的历史观,并且儒家的学派自觉,也得益于从子思到孟子的重要推进。面对战国纷扰的局势,孟子在经济、教育和外交等领域都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实践方法。尽管个人力量薄弱,孟子无法全面地影响其时代,却留下丰富的思想遗产。

孔德立教授发言

       宋立林教授在题为《我们今天怎么读〈孟子〉?》的报告中指出,儒学是生命的学问。所谓生命,首先是每个个体的具体生命,其次还包括共同体的大生命。儒学是“修己安人”之学,“内圣外王”之学,“修齐治平”之学。在阅读《孟子》应以“同情”与“温情”的立场、“回环往复”的整体观、绵密入微的义理结构分析、对“性本善论”的坚守、“有我”的体知与观照、“说文解字式”的训解进行阅读。

宋立林教授发言

       孔子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长、研究员、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魏衍华在题为《“仁政”视域下的孟子教化论》的报告中认为,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的继承和发展。孟子的“教化论”以“性善”为基础。这一理论既是孟子“仁政”学说的重要根基,也是传统中国社会教化理论的重要基础,具有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的价值。

魏衍华研究员发言

 

       会讲主题二:《孟子》单章研究与孟子思想研究

       会讲主题二为“《孟子》单章研究与孟子思想研究”,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畅然主持。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杨海文在题为《职业选择与重建道德社会——〈孟子·公孙丑上·术不可不慎章〉辨析》的报告中指出,《孟子》单章研究是孟学研究的新范式,以《孟子》3·7为具体案例,从语意疏解到学理辨析和人文关怀,可以充分揭橥此章含义。单章研究不是简单的材料筛选,而是对某一章节的历史诠释的详细梳理,敞开其中丰富的诠释内涵。“新编孟子正义”是以单章研究为基础,进而扩展到《孟子》260章。

杨海文教授发言

       刘瑾辉教授在题为《关于〈新编《孟子正义》〉的一点思考》的报告中指出,杨海文教授的“新编孟子正义”项目,一是推举焦循《孟子正义》,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孟学再向前推进一步。该项目可以借鉴焦循对赵岐的诠释,从申其义,补其注,正其误,存其疑四个方面总体把握,全面疏证。

刘瑾辉教授发言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杂志社助理研究员贾晓东表示,《孟子》单章研究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精髓现代性转化的重要使命。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研究者必须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文献考证能力,需细致入微地梳理《孟子》各章节的历史背景、版本源流及文字训诂,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郑州大学文学院讲师孙广在题为《〈孟子〉“知言养气”章字义疏证》的报告中认为,《孟子》“知言养气”章中有部分字词意义不明,当予重新解读。如“自反而不缩”之“缩”当训为安;“无暴其气”之“暴”当训为伤害;“集义”之“集”当训安止;“必有事焉”之“必”当训如,而“事”当从动词之“事”解为“从事”,为“养气”工夫等。

       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李哲奇在题为《阳明后学工夫之分化——以“不动心”为核心》的报告中指出,王阳明理解“不动心”有五种内涵:一是为名词的心之本体,亦即性、理;二是为动词的本体工夫,即“集义”;三是以自然为核心的工夫义;四是对外界事物的主宰裁制能力;五是不动心有自然、不可遏制的活动性。

       中山大学哲学博士郭矩铭在题为《他人与自我的双重目光——〈孟子〉“四体不言而喻”的两种解释》的报告中指出,《孟子》13·21末句存在“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两种断句,且“四体不言而喻”的主语存在他者与自我两种情况。综合考量孟学史的多种解释,前种断句为佳,而朱熹的诠释更优。

       会讲主题三:孟学史研究

       会讲主题三为“孟学史研究”,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卓主持。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兰芬在题为《宗教学术研究中的孟子形象——以贝拉的〈人类进化中的宗教〉描述为例》的报告中,以罗伯特·贝拉(Robert Neely Bellah)的《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为例,分析其中的孟子形象。李兰芬教授先说明贝拉在轴心时代中对孟子的定位;接着阐述了贝拉是如何理解孟子的独特使命及其贡献;并提到贝拉通过对荀子的描述揭示出孟子给儒家遗留下的问题。李教授指出,在宗教学家贝拉看来,孟子是坚持人类神圣价值、意义的典范,宗教学术研究中的孟子形象是非常值得留意的。

李兰芬教授发言

       李畅然研究员在题为《翟灏〈四书考异〉的〈孟子〉暨四书学史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四书考异》七十二卷是翟灏的代表作,《四书考异》最有价值、最核心的内容是对《孟子》文本的探源,它非常注意区分文本观点是孟子独有,还是当时流行的观念,论证极有见地。

李畅然研究员发言

       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房伟指出,宋代孟子配享孔庙,非一蹴而就,其过程有一定的曲折性。在道统与政统的张力之外,民间之自主力量亦不可忽略。尤以孔道辅修建孔庙为代表。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副教授钮则圳在题为《“孟子亦是作为底人”——朱子对孟子游说策略的阐发》的报告中指出,朱熹从战国时局出发剖析孟子的论辩策略与政治主张。经过分析可知,孟子的王道思想并非迂阔之论,与其将孟子视为单纯的理想主义者,毋宁说孟子亦饱含着现实主义的向度。

钮则圳副教授发言

       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周磊指出,日本江户时期的学者更注重建立日本哲学的体系,不注重《孟子》原典的出处,甚至断章取义,而探究这种现象出于作者的无意或有意,是一种有趣且有意义的研究尝试。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石明在题为《竺道生佛性论与孟子性善论关系探源》的报告中指出,竺道生佛性论经常被认为与孟子性善论有相似处。仔细对比可知,道生佛性论强调佛性本有与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具有同构性;然道生的顿悟成佛要求先渐后顿,这与孟子强调内省的悟后起修有别。两种思想的时代遥契,让后人不断掀起重新理解的历史层叠过程。

 

       会讲主题四:孔孟、孟荀的回顾与相关论辩

 

       会讲主题四为“孔孟、孟荀的回顾与相关论辩”,由孔子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长、研究员、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魏衍华主持。

会议现场

       曲阜师范大学荀子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郑治文在题为《仁礼观念下的孟荀王霸之辨比较》的报告中指出,孟荀相比,其所同者在于对王道的推崇,对以力强夺的反对;其所异者在于孟子以“行仁”论“王”,而荀子则以“隆礼”论“王”。孟子更看重王者在“尽心”上的表现,而荀子更看重王者在“尽制”上的作为,一重内圣,一重外王。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巩宝平在题为《试论孟子对圣贤谱系的构建与孔子形象的重塑————以〈孟子•公孙丑上〉“四十不动心”章“知言”论部分为中心》的报告中指出,通过考察《孟子》3·2章中“知言”论部分集中论述圣人的内容,综合其他篇章相关论述,可见孟子照着和接着孔门弟子,讲述孔子故事,另辟蹊径,将孔子眼中的某些古贤升格为圣人,列出一些圣人组合,构建古圣往贤谱系,突出孔子文化学术贡献、道德教化模范的优点,重塑孔子圣人形象。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讲师陈岳在题为《孔孟合观与儒家一贯精神》的报告中指出,孔孟合观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理路途径与一贯精神,凸显中国文化里内圣外王的价值与内涵,展示道德互动观念下的学术诠释特征与学人们特立独行之精神气质。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昭在《荀子心性论的复合诠释》的报告中指出,荀子心性论是一个复合性概念,包含心论、性论。在心论上,人的本质属性为有辨之心,为后天道德心;在性论上,荀子并持性朴与性恶。荀子论性的重点是强调性是先天缺乏善的状态。

       孟子研究院科研管理部负责人、助理研究员刘奎在题为《“诸子话语”与“想象圣王”——〈孟子〉中虞舜意象的生成、因缘及特征》的报告中指出,孟子主要采用正面例证、史实辩护、情景预设等方式,将虞舜刻画为“贤臣”“明君”“孝子”“仁兄”。出于立论需要,孟子强调塑造尧舜的道统传承,突出内在德性,彰显家庭伦理,从而塑造出德性政治视域内的理想圣王范式。

       孟子研究院文献期刊部负责人、助理研究员刘晓在题为《“瞽瞍杀舜”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的报告中指出,“瞽瞍杀舜”首见于《孟子》9·2,舜是真诚无伪的孝子,而《史记》的记载带有“伪喜者”和“权谋家”的色彩。故事有三条不同的演变路径,情节虽异,其内核始终围绕着孝德的主题展开,突出孝德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

 

       会讲主题五:新时代的孟学

 

       会讲主题五为“新时代的孟学”,由西安外事学院本原儒学院暨七方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丰乾主持。

       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殷延禄在题为《汉字与〈孟子〉解读》的报告中指出,对汉字字源的探求,可以让我们了解孕育孔孟之道的文化源头,为认识孔孟之道提供一个方便的门径。以鬨、赆、备、仁四字的字形演变为案例说明,可将孔孟之道与汉字的文化之美、书法之美完美地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范式。

殷延禄副研究馆员发言

       厦门工学院国学院副教授、华侨大学孟子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潘英杰在题为《孟子对伊尹人格理想描述的生命内涵》的报告中指出,孟子个人的具体气质与政治理想与伊尹有深度的契合性。孟子借由伊尹的形象表达其穷达、仁义、君臣、民本等思想,是孟子对帝王师的理想模型。

潘英杰副教授发言

       济宁市里仁书院执行院长刘成提出,自由又可解作“由自”,即由于自己的意思,指心境的自由自在。现代语境常从摆脱外在的束缚来理解自由,二者形成对比。正如胡适所言:“孟子的政治思想可以说是全世界的自由主义的最早一个倡导者。”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闫林琼在题为《孟子“言辩”的合理观与谬误观初探》的报告中,以《孟子》6·9为例,揭示孟子的“言辩”方式为反面辩驳和正面立论,目的是继承与宣扬儒家思想。《孟子》全书可分为三大论辩场域:人性论辩、政治论辩和实践论辩,各场域下包含九大论辩主题,如人禽之辩、心性情论辩、王霸之辩、民本论辩、经权之辩、伦理选择论辩等。

闫林琼副教授发言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研究员杨尚辉在题为《明物与察伦——孟子政治伦理世界的终始之道》的报告中指出,孟子的政治伦理世界以王道为根本旨归,其道性善与倡王道构成了伦理世界建构的一体两面。明物的存在论面向与察伦的伦理实践方式构成“由仁义行”,共同指向“由仁义行”的合外内之道与儒家典型的理想人格类型,呈现出儒家心性理论与政治秩序建构之间的内在一体。

       孟子研究院孟子与儒学研究部部长秦超的汇报题目为《以孟子思想涵养为商之德》,他首先辨析了儒与商的概念缘起及意义,接着指出孟子作为儒家道统中重要的传继者,要以孟子思想涵养为商之德。他从以志润身、以诚立身、以义化身、以孝爱身和以耻敬身五个方面进行论证,强调聚焦“孟”与“商”的结缘。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郑杨志鹏在题为《图尔敏模型的论证分析——以〈孟子〉1·5为对象》的报告中指出,使用图尔敏论证模型论证分析《孟子》1·5存在着优势与劣势,其优势是适应古代文本复杂的论证实践,具有批判性思维,能为中国古代论证提供非形式有效性;其劣势是存在功能要素不匹配、理由边界模糊、论证失真等。

 

       会讲主题六:经学、经学史与孟学

       会讲主题六为“经学、经学史与孟学”,由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周磊主持。

       张丰乾教授在题为《巫史之外——“计”“量”的出现与“文明”的确立》的报告中指出,“文明”一词的确立与计量直接相关。他认为,建国、立市、政教、祭祀、礼乐,以及“绝地天通”的前因后果,都与计量有莫大的关系。计量有多重意义,具有一定的外在风险。

张丰乾教授发言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李智福在题为《批判孟学与默会孟子:章太炎的孟学思想引论》的报告中指出,章太炎从以荀辟孟、以佛辟孟、以庄辟孟三个视域辟孟,但孟子的民本主义、道义精神、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为章太炎所默会。

李智福副教授发言

       大同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林孝杰介绍了《四书直解》的成书背景、内容主旨和刊行流传的过程,并以《四书直解》为例讨论了经筵日讲文献对于经典普及教育的工作的重要作用。

林孝杰编辑发言

       厦门工学院讲师李海东的报告题目为《从告子的仁内义外看孟子的性善》,通过分析《孟子》11·4中“仁”与“性”的关系、“敌我”“内外”之所指、孟子与告子“义外”所指的差异等内容,认为本章孟子通过批判告子自然状态的人性论,提出了自己超越性的人性论。

       山东航空学院孙子研究院讲师梅寒的报告题目为《庄孟之间:义战的是与非》。他分析了孟子和庄子对于战争的不同态度,孟子认为存在“义战”,存在正义的战争:庄子认为战争都是不正义的。这是两种价值观导致的冲突。

       孟子研究院邹鲁文化开发应用研究部副部长、助理研究员曹巍巍在题为《孟子的君子人格观逻辑路径及内在意蕴》的报告中,以孟子对仁义礼智的阐述为主线,着眼孟子对君子伦理角色的塑造和期许,探究了孟子人格观大体逻辑路径及整体内在意蕴。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朱琨在题为《人“类”之性:唐文治性善论渊源及其论证》的报告中认为,唐文治《孟子大义》对孟子“性善论”的讨论分为以义理说性、以气质说性和以类说性三个维度,既有超越性,又有具体落实,还扩展到民族之“善性”的层面。

       会讲主题七:其他孟学相关议题

       会讲主题七为“其他孟学相关议题”,由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李智福主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助教张昕在题为《性善之美润泽育人智慧——儒家思想融入高校育人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中指出,儒家思想融入新时代高校育人有独特的优势。她对儒家思想融入高校育人目标和育人路径分别作了构建,并指出了将儒家思想融入高校育人的具体方法。

助教张昕发言

       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梁敏玲在题为《“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13·6译法辨析》的报告中,分辨了杨伯峻对“无耻之耻,无耻矣”的两种译法,认为此章“之”字需动词化,并对本章“耻”与“善”、“无耻”与“耻”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探究。

博士研究生梁敏玲发言

       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叶子铭在题为《由“人性本善”到“人民为主”——徐复观对孟子思想的诠释》的报告中指出,重构徐复观对孟子思想的论证可知,其论证遵循由“人性本善”到“人民为主”的思路,可以与启蒙思潮相承接。

硕士研究生叶子铭发言

       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黄华禹在题为《基于孟子“祭祀观”窥探祭祀“由文向质”的转变》的报告中认为,孟子的祭祀观以孔子为源、以礼为本、以德为用,突出“由文向质”的特点,强调以礼显敬、以德彰孝、以文返质,赋予了祭祀不屈的生命力。

       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田宝印在题为《道与势之间:孟子的君臣观及现实际遇》的报告中认为,孟子以友道切入君臣关系,与孔子的友道不包含君臣关系不同,体现了孔孟时代君臣关系的差异,孟子的君臣观包含了对在位者的对抗精神。

       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钟再思在题为《孟子的道德形上学建构——以〈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章〉为中心》的报告中认为,通过研究《孟子》11·7,能够明晰《孟子》如何以心言性,从而构建“性善论”道德形上学的价值体系。

       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王泽琼在题为《“却之不恭”:孟子的交际之道》的报告中,基于《孟子》10·4的分析指出,孟子于辞受、取舍、进退、去就,莫非天理,无一毫人欲之私,是圣人涉世中庸,身居乱世的救世之道。

       中山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曾标在题为《贵贵与尊贤:孟子“不见诸侯”考及其政教意义》的报告中,以孟子“不见诸侯”为切入点,结合孟子政教思想,探讨“贵贵”与“尊贤”各自代表的政治伦理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对抗与合作。

 

       会议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孔德立主持。他指出,此次会议在孟子研究院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提交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交流研究心得,充分呈现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的最新进展,以及由此带动的相关成果。

孔德立教授主持

       接下来,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陈晓霞,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杨海文分别致辞。

       陈晓霞院长指出,本次会议有四个特点。第一,会议内容丰富详实。会议论文紧扣“新编孟子正义”的主题,从多角度入手研究,展示出孟学的多样性;第二,会议以中青年学者为主。陈少明教授对项目的推进给予指导,提出具体建议,而中青年学者的论文展现出过硬学术能力。会议也邀请博士生、硕士生参与,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研究,向学界的前辈学习。老、中、青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儒学人才;第三,论文质量高。论文的文献扎实,论证严谨;第四,会议效果好。经过两天的讨论与交流,对课题项目的进一步推进达成共识。陈院长还就各位专家、学者对此次会议和课题的支持与努力表示了感谢。

陈晓霞院长致辞

       杨海文教授表示,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与孟子研究院共同举办,也得到了中山大学人文学部的帮助,感谢以上单位的支持;感谢近50位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以及会务组成员的辛苦工作。陈少明教授、梁涛教授的发言对课题的下一步开展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此次会议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充分表现出“新编孟子正义”的《孟子》单章研究与孟子思想研究、孟学史研究有一脉相承处,也有其创新处。在继承中创新需要借鉴前辈学者的已有成果,更需要广大中青年学者能参与其中。这是本次会议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一大原因。此次工作坊从特定目的看,是为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孟子正义”而作。在更广泛的意义是为孟子而作,为儒家文化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作。最后,杨海文教授再次感谢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并邀请各位与会专家、学者下次会议相聚。

杨海文教授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