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曾振宇主编《四书通解》出版
  • 来源:
  • 作者:
  • 2024年05月30日
  • 审核:
  • 浏览(640)
  • 收藏
浏览字号:

微信图片_20240530153316.jpg

《大学 中庸》通解

曾振宇   主编

段重阳 注译

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

 

《论语》通解

曾振宇   主编

蔡杰 陈萌萌 注译

人民出版社,2024年4月

 

《孟子》通解

曾振宇   主编

刘单平 注译

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

 

【内容简介】

《大学》和《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章节,自唐、宋以来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从而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经典。《大学》和《中庸》自清末以来就被翻译为各种文字,成为海外学者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该书精选《大学》和《中庸》英文译本中的几部重要作品,如理雅各(James Legge)、庞德(Ezra Pound)、林语堂、辜鸿铭、陈荣捷、安乐哲(Roger T. Ames)等,对其在关键字词和概念上的翻译做出对比和评析,勾勒出他们在文本理解上的差异,并选择陈荣捷和安乐哲的译文全文附录于后,帮助海内外读者把握《大学》和《中庸》的丰富思想。同时,该书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依据,并根据其他著名学者的注解(如郑玄、王阳明、王夫之)对文本做出详细的解释和现代汉语的翻译,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意和英文翻译。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伦理思想、教育原则、政治主张等。《论语》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奠基之作、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海外流传甚广,16世纪未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最早将《论语》翻译为拉丁文译本,其后被转译为英文、法文等译本,《论语》由此成为海外学者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本书以朱熹《论语集注》为依据,并根据历代注解对文本做出详细的解释和现代汉语的翻译,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意和英文翻译。

《孟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之一,自明末清初以来就被来华传教士、外国汉学家和华人学者翻译为各种文字,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但是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译者对《孟子》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使译本呈现出不同的貌相。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本书在全面搜集《孟子》英译本的基础上选择了几部有代表性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关键字词、概念和思想的翻译做出对比和评析,勾勒出他们在文本理解上的差异,并选择了理雅各的译文全文附录于后,帮助海内外读者把握“孟子”的丰富思想。同时,本书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依据,并根据历代注解对文本做出详细的解释和现代汉语的翻译,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意和英文翻译。

微信图片_20240530153322.jpg

【作者简介】

曾振宇,中国著名儒学专家,儒学研究领域“泰山学者”。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原副院长、曾子研究院院长。山东省第 9、10、11届政协委员。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布莱恩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会长,国际儒联理事。专业为儒学与中国思想史。

段重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别资助类博士后。

蔡杰,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陈萌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刘单平,1982年生,山东大学世界史本科、美国史专业硕士、思想史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学,在《孔子研究》《理论学刊》等期刊发表文章数篇,主持省、市级课题数项,完成专著2部。

 

【序言】

“四书”是国学经典。所谓“经典”,意味着时间的长河慢慢将文本中有永恒意义的东西筛选出来,并将非本质的成分滤除。简言之,经典永远具有现代性价值。从汉代开始,《论语》便成为人人诵读的蒙学教材。第一部由外国人翻译的《论语》英译本,由拉丁文转译而来,初版于康熙三十年(1691);马歇曼(JoshuaMarshman,1768-1837)于1809年出版的《论语》英文节译本,乃第一部直接由中文直译的《论语》英译本;第一部中国人翻译的英译本,则是辜鸿铭于 1898年出版的译本。迄至今日,“四书”英译本已不下十余种。

不同的哲学与文化形态需要沟通与互鉴。相互学习、“美美与共”,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中优秀成分才能升华为全世界人人共享的文明成果。在各种英译本“四书”基础上,让全世界各国读者对“四书”的理解有进一步的提升,是本从书的努力方向,也是本从书特点所在。我们分别择选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四书”译本,从概念、文句和翻译风格等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和点评,冀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四书”的领悟与把握有所深化。譬如,在《论语》一书中,众多弟子问“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都不一致。在大多数语境中,孔子立足于伦理学与工夫论层面讨论“为仁之方”而非逻辑学意义上的“仁是什么?”但是,在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层面,孔子自己是否对“仁是什么”存在一个哲学的思考和逻辑上的定义?这是我们今天颇感兴趣的话题。实际上,孔子仁论不属于认识论层面的概念,也不仅仅是道德论层面的概念,而应该将其视为审美境界的概念。孔子仁学重心不在于从认识论维度界说“仁是什么”,也不单纯在道德层面表述“应该”“如何”,而是更多地关注心与性合一、身与心合一。换言之,天与人合一。这种审美境界的仁学,对外在客观必然性已有所超越,其中蕴含自由与自由意志的色彩。由此而来,也给历代学者如何准确翻译“仁”这一核心概念产生了很大的挑战。理雅格将“仁”译为“true virtue”(真正的美德),辜鸿铭将“仁”译为“moral character”(符合道德的性格)。读者不仅仅是阅读者,也是文本创作者。在阅读作者研究成果的同时,必然提升对“四书”思想的整体认识。

六朝时期的鸠摩罗什曾经感叹道:“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鸠摩罗什的感叹蕴涵诸多困惑与无奈,“依实出华”是译者吃吃以求的奋斗日标,也是阅读者期望之所在。

是为序。

 

曾振宇

2023725日于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