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第七章①:周公制礼
  • 来源:
  • 作者:
  • 2024年05月28日
  • 审核:
  • 浏览(388)
  • 收藏
浏览字号:

编者按:本文选自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陈晓霞的著作《游学三孔》,通过虚构的首都大学程传茹、文昌昊教授带领孙女文广闻和外孙懂天一在圣城曲阜的亲身游历,以话题问对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特质融入游学中。

1.jpg

文闻问道:“奶奶,在孔子心目中周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程教授说:“周公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孔子是东周时期的人,两个人虽然相隔有四百年左右的时间,但周公却是孔子最崇敬的人。”

据传周公曾多次出现在孔子的梦中,向他传授周礼。《论语· 述而》中记载: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字面上看这段话是在说,孔子说:“唉,我真的老了,因为我很久没梦见周公了。”其实,这里孔子是在以“吾不复梦见周公”之言,隐喻周代礼仪文化的衰落。周公制定了周礼,而孔子一生都为周朝后期的礼崩乐坏而痛心,为周礼的复兴而奔走。孔子是周公思想、周文王智慧的创造性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天一问道:“孔子这么尊崇周公,那周公有哪些功绩呢?”

文教授说:“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其采邑即作为世禄的田邑或者叫采地、封地、食邑等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公一生的功绩正如《尚书大传补注·卷五》所载:“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他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以功封于鲁,成为鲁国的开国始祖,所以鲁人称他为“元公”,因被后世尊为“圣人”,所以他又被称为“元圣”。武王死后,因成王年幼,周公为冢宰,需留相成王,不能到国就封,故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到鲁代父就封。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曾经高度评价过周公,认为: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周公在文化上制礼作乐集周礼之大成。在西周初期,尤其在周礼盛行的时代,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都主动自觉地做自己的事情,周朝的社会祥和稳定。在周公的功绩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制礼作乐。《论语·为政》中载: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初的礼乐是沿袭夏、商而来的,在周初,由以周公为首的西周贵族陆续加以汇集、厘定、增补,渐渐使之成为法定的制度。《荀子·礼论》云:“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经过周公修订的礼乐,主要用来维护社会等级制度和宣扬道德理想,以适应新生的政权。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周公损益夏商旧礼,结合周族原有的习惯,制定出了一套调整宗法人伦制度和行为规范的体系。

文教授说:“周公制礼乐,还包括把乐与礼制仪式统一起来,规定在使用过程中依照等级观念和尊卑贵贱,所用乐器类型不同、乐器数量不同、乐舞使用人数不同等。周公开先河,从国家层面上对乐的功能进行分类,制定了礼乐和俗乐礼制。”

作者简介

2_副本.jpg

陈晓霞 现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为多所院校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儒学发展史、文化产业发展、青少年教育研究,尤长于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主持近20项国家、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出版《新时代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游学三孔》等12部个人专著,在《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孔子研究》《理论学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100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