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工作动态
新闻动态
“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六讲:丁四新教授主讲《良善之端与大清明——孟荀的心论》讲录概要
来源: 2023年11月27日

640.jpg

11月24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老年大学主办,孟子研究院、中共济宁市委老干部局、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济宁老年大学承办的“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六讲在山东老年大学进行录制,特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丁四新作了《良善之端与大清明——孟荀的心论》主题讲座。

“心”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概念。“心”是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古文字中即像心脏之形。古人以为是思维、情感、道德活动等的生发地和中枢。心居于一身之中和一身之里,故又常以此种方位名词指称心,如清华简有《心是谓中》篇。古人尚中,心是诸体之主宰,常用的比喻是心君体臣,以君臣关系来比喻心体关系。关于孟荀的心论,目前一般看法是认为,孟子的心是道德心,而荀子的心是认识心。但缺乏分梳,有些理解和观点是不对的,缺乏更具体的比较。

一、论述孟子的心论

孟子的心是道德心,是从善性而来的道德心,而道德心又是通过道德情感等体现出来的。从善性到四端的善心,是贯通一体的,是一实。反之,从四端的善心可以上达天命之善性。正因为如此,天生烝民故有物有则,民之秉彝故好事懿德;故在工夫论上可以尽心知性知天。概括而言,孟子的心体即是性体,善心即是善性,或者说良善之端既是对于善性的证明,又是上通于善性的。具体来看:

在善性与善心方面,孟子论证人性善约有四重:其一,引《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告子上》),从天赋于人的道德性类本质来论证所谓人性善;其二,“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若夫为不善者,非才之罪也”(《告子上》),从初生之“才”具现的人的道德性类本质来论证所谓人性善;其三,“恻隐之心”(《公孙丑上》《告子上》)云云、“孺子将入于井”(《公孙丑上》)云云,俱以四端之心(善心)的呈现或乍现来论证所谓人性善。其四,从人禽之辨的角度论证人性所含的道德性类本质不同于禽性兽性所含的非道德性类本质,由此断言人性善。

此外,孟子认为,善性即是善心,善心(四端之心)即是善性的表现,它同时可以通达善性。纯善之性是人之性体,纯善无恶之心是人之心体。心体与性体、善心与善性在孟子那里是完全贯通的,它们虽然有位格、生成的不同,但其实体无二。在孟子思想中心性不是二分的、断裂的。若本心不是善的,则本性之善无以表现;或者,若心之活动是善的,但此善不是善性之开显,则此心善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故孟子所谓仁义皆内,必是此本心之善的开显,同时是此本性之善的生发:本性之善通过本心之善的活动、开显而生发出来。

在四心四端四行与良心良知良能方面,孟子也进行了许多论述。如关于四心四端四行,孟子在《公孙丑上》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告子上》中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关于良心良知良能,首先,孟子认为,良心即仁义之心,即四行之心;良心本有。其次,孟子指出,良能良知,良知本有。如《尽心上》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关于体有贵贱大小,孟子在《告子上》中说:“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又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在尽心知性与存心养性方面,孟子也进行了许多论述。关于反求诸己,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又《离娄上》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关于反身而诚,孟子在《尽心上》中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关于尽心知性知天,《尽心上》中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即尽四端之心、存养、操存、扩充;知性,即通过尽心以知性,知“恻隐之心,仁也”。

关于存心(操存舍亡)与求放心,孟子进行了许多论述,如《离娄下》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又《告子上》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放失的本心、良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关于扩充,孟子在《公孙丑上》曰:“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关于大小体之养、心之官则思与养心莫善于寡欲等问题,孟子在《告子上》中说:“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尽心下》曰:“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二、论述荀子的心论

在根本上,荀子的心是认识心。心的认识功能是反映道,道即礼义之道。认识和反映道的目的是政治和社会治理。心如何可能认识和反映道?虚壹而静,进而达到大清明的状态。在大清明状态中,心即可以彻底认识、反映和把握道。荀子的修身思想包括虚壹而静、择道而壹及以礼治气养心。荀子的心还有从恶性而来的利欲一面,利欲之心也是通过虚壹而静、择道而壹及治气养心之术来对治的。具体来说:

在认识心及其主宰性方面,关于心性二分与心辩知的问题,荀子在《荀子·性恶》篇中说道:“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就来源看,心来源于性,故谓之天君;但就功能看,性心是二分的,本质不同的。心的根本内涵是“辩智”。

关于认识心的主宰性,荀子的心是认识心,且对体具有主宰性,但不是道德心。《天论》中说:“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态,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解蔽》中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

关于解蔽,荀子认为,“心知道,然后可道。”那么心何以知道?就是通过虚壹而静而到达大清明的状态。

在治气养心方面,荀子还谈到了“莫径由礼”的治气养心之术,以及“养心莫善于诚”等问题。

三、辨析孟荀心论的区别

概括起来说,孟子的心是良善之端,心体即是性体,二者内通,均是善的。荀子的心则是认识心,认识心在大清明的状态中即可以全然反映道和把握道。并且,在荀子那里心性是二分的,荀子主张性恶伪善,心是人为之善的本原。具体来说:

(一)心的天道本原性质不同

孟子心性论的本原——天,是天命,是超越的终极根据和价值之源,带有极强的宗教性。荀子心性论的本原——天,是阴阳大化流行的天,是质料性的天,性和心虽然来源于天的阴阳大化流行,但是它不具有宗教性,不是超越的终极根据和价值之源。

(二)心、性两者的关系不同

在孟子那里,心性是贯通一体的,心体即是性体,性体即是心体,在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在性为仁、义、礼、智四德。四端之心是通过心的端绪活动而开显或呈现其在性之四德。四端,指在心本具而呈现之仁、义、礼、智四种德行之端绪。在荀子那里,从生化流行来看,性先于心,心后于性,心是性的生化流行,但就其本体来看,心、性的本质不同,心大别于性。荀子说,性中包含好恶喜怒哀乐之情,而心则以思虑、认知为其特质,这是知识理性和功利理性。后天之心或经验中之心是可以变动的,可善可恶、可好可恶。但智虑、认知(辩智),是心所独有的,性则不具有此一特征。在荀子思想中,“性”是消极的、被动的本、始、材、朴,是自然流行而在人物中的气化凝结处。

(三)心的功能及其作用的对象不同

孟子的心是道德活动的本体,是四端之心;同时是道德操存、扩充、思求的主体。本心活动的目的是成德,进一步是成就君子和圣人人格。荀子的心是认知心、思虑心,其首先功能是认识道和进行功利算计,当然无可否认在认识道的基础上荀子的心论也有成德之义。成德是通过对于礼义之统的认识、把握,进而作修身和外王的活动的来实现的。

(四)心的修养观念和方法不同

孟子修养论的根本原则是: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荀子心灵修养的根本原则是:择一而壹之,择道而壹之;处一之危,养一之微。当然,荀子的心灵修养也包含道德性内容。

(五)目的不同

孟子尽心修养的目的是道德人格的成就,并将道德人格的成就看得远高于功名利禄的成就,君子、圣人的地位远高于把握世俗权力的侯王;外王在其思想中居于其次位置。荀子在突出礼义之统的政治功能基础上强调了法先王和法侯王,非常重视功业的成就,重视儒家的外王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