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第五章①:衍圣公
  • 来源:
  • 作者:
  • 2023年11月09日
  • 审核:
  • 浏览(285)
  • 收藏
浏览字号:

编者按:本文选自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陈晓霞的著作《游学三孔》,通过虚构的首都大学程传茹、文昌昊教授带领孙女文广闻和外孙懂天一在圣城曲阜的亲身游历,以话题问对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精神特质融入游学中。

1.jpg

程教授一行四人来到衍圣公府——曲阜孔府游览。

文闻问道:奶奶,为什么孔子的旧宅在孔庙,这里却叫孔府呢?

程教授说:孔府,本名衍圣公府,是孔子嫡裔长子长孙世代居住的官邸。

天一问道:姥姥,衍圣公是什么意思?

程教授看着天一、文闻,不紧不慢地说道:“‘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共32880余年之久,前后共有43人袭封了这一爵位。衍圣公居住处叫衍圣公府,即今天的孔府,是全国规模仅次于明清皇宫的府第,是一处官、宅合一的衙署,历时近千年而不衰,受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谱系井然,世受封爵。这完全得益于先祖孔子的荣耀,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被称为天下第一家。

文闻问道:奶奶,历史上册封孔子后裔,是从宋代开始的吗?

程教授说:“册封孔子后裔始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孔子的九代孙孔腾被封为奉祀君,这一爵位由孔子嫡系长孙世袭,但封号屡经变化,直至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为衍圣公,之后就基本稳定了。”

天一问道:“姥姥,宋朝为什么要将封号改为衍圣公?”

程教授说:“在《宋史·志·卷七十二》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至和初,太常博士祖无择言:“按前史,孔子后袭封者,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隋并封邹国,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遂诏有司定封宗愿衍圣公,令世袭焉。’这段记载中讲到:祖无择指出,唐朝开元年间追封孔子谥号‘文宣王’,而孔子后裔封爵‘文宣公’,将其先祖孔子的谥号加在孔子后裔身上,不恰当,应当纠正。宋仁宗采纳了这个建议。‘衍’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代表了封建帝王尊孔崇圣的至高境界。”

文闻问道:“奶奶,宋朝一直沿用衍圣公这个封号吗?”

程教授对孩子们求知的态度感到欣慰,微笑着说道:“封号在宋朝也发生过变化,如《宋史·列传·卷五十六》中记载:‘元祐初,召为司农少卿,迁鸿胪卿。言:“孔子之后,自汉以来有褒成、奉圣、宗圣之号,皆赐实封或缣帛,以奉先祀。至于国朝,益加崇礼。真宗东封临幸,赐子孙世袭公爵,然兼领他官,不在故郡,于名为不正。讲自今袭封之人,使终身在乡里。”诏改衍圣公为奉圣公,不领他职,给庙学田万亩,赐国子监书,立学官以诲其子弟。’北宋哲宗赵煦在位期间把衍圣公改为奉圣公。”

天一问道:“姥姥,那宋朝是在什么时候把封号改回来的?”

程教授说:“据《宋史·志·卷七十二》记载:‘宣和三年,诏宣议郎孔端友袭封衍圣公,为通直郎、直秘阁,仍许就任关升,以示崇奖。端友言:诏敕文宣王后与亲属一人判司簿尉,今孔若采当承继推恩。诏补迪功郎。高宗绍兴二年,以四十九代孙孔玠袭封衍圣公。其后,以搢、以文远、以万春、以洙,终宋世,皆袭封主祀事。’其中,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宣和三年就是公元1120年,而高宗绍兴二年是公元1132年。”

文闻问道:“奶奶,在衍圣公袭封史上曾经出现过南宗和北宗并立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

“在衍圣公袭封史上,的确出现过南宗和北宗并立的情况。当年,孔子第四十八代孙孔端友袭封衍圣公时期,正是北宋衰亡而南宋初建的交替时期。金兵攻灭北宋、大举进攻南宋,南宋皇帝高宗赵构南逃,于建炎二年(1128年)移行宫于扬州,于十一月在扬州举行郊祭,并诏令衍圣公孔端友南下陪祀。因时局混乱,衍圣公孔端友一行无法北归返回曲阜,后定居浙江衢州,兴建庙宇,主持衢州文庙祭祀,其后子孙世代承袭,这就是衢州的衍圣公,被世称为南宗。金兵入主中原后,建立了伪齐刘豫政权,于公元1131年诏立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为衍圣公,命其主持曲阜孔庙祭祀,其被称为北宗。伪齐政权垮台以后,金熙宗于天眷二年(1139年)封孔端操之次子孔瑶为衍圣公。孔端友成为孔氏南宗始祖,他率领孔氏族人以衢州为中心,不断发展壮大势力,前后历经六代衍圣公,二百余年时间。到元代至元十九年(1282年),南宗第六代衍圣公主动将衍圣公爵位让给住在曲阜的孔氏子孙,从此,在衍圣公袭封史上再无南北之分,由孔子第五十四代孙即第一代衍圣公孔宗愿的第八代孙孔思晦袭封。明清皇帝亦认为元代所封衍圣公为正宗,所以一直到孔子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都是孔思晦的后裔,在这期间爵位都是严格按照宗法制度由嫡长子承袭的。衍圣公这一爵位共传了三十二代四十余人。”程教授耐心地回答。

天一不解地问道:“姥姥,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封孔子的后裔为衍圣公?”

程教授说:“衍圣公因得益于先祖孔子的荣耀,成为历史上经久不衰、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尊孔崇儒的产物。客观上讲,历代王朝通过对衍圣公的推崇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华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传承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千年来长盛不衰。”

文闻问道:“爷爷,衍圣公这个封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权力?”

文教授说:“历代皇帝所封的衍圣公既有地位又有权力,但在不同朝代,衍圣公的地位和权力并不一致。刘邦于公元前195年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命其主持孔子祭祀事宜,这是指定专人并给予封号以主持孔子祭祀的开端。汉元帝在永光元年(前43年)下诏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褒成侯,以食邑祀孔子,这是孔子后裔世袭爵位奉祀的开始。汉平帝元始元年(1年),下诏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封孔子十六代孙为褒成侯,爵由关内侯升为彻侯,食邑两千户。光武帝刘秀封孔子第十七代孙孔志为褒成侯。汉和帝永元四年(92年),改封孔子第十八代孙孔损为褒亭侯,食邑削为千户,其后食邑逐渐削减,到汉代末年仅存百户。魏晋南北朝时期,孔子后裔的爵号有崇圣、奉圣、恭圣、宗圣等,多为侯爵,食邑百户、千户不等。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追封孔子为邹国公,并立其后以承袭,将孔子的三十一代孙孔长孙封为邹国公,食邑一千户。隋代改封孔子嫡裔为绍圣侯,唐初又改封为褒圣侯。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改封孔子第三十五代孙孔燧之为文宣公,食邑千户,子孙世袭。唐末孔子四十二代孙孔光嗣只被任命为泗水主簿,失掉文宣公爵位。汉代所封‘关内侯’是十九等爵,‘褒亭侯’是二十等爵,魏‘宗圣侯’是十八等,刘宋‘奉圣亭侯’位秩五品,北魏‘崇圣侯’秩从二品,北齐‘恭圣侯’秩列三品,唐‘褒圣侯’秩列三品,直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衍圣公’秩正一品,班列尚书之上。自汉以来有褒成、奉圣、宗圣之号,皆赐实封或缣帛,以奉先祀。”

文闻说:“随着朝代的更迭,衍圣公的品秩及地位是不断变动的,对吧,爷爷?”

文教授看着善于思考问题的孙女,笑着说道:“从汉代到宋代,衍圣公大部分时间既主持孔子祀事,又可兼任地方官或京官,同其他官员一样,任满考绩,许就任关升。衍圣公兼任地方官或京官,虽能关升资任,提高品秩,但宋哲宗曾改衍圣公为奉圣公,命令‘专以奉先圣祀事为职,添支供给,随本资考,每三年理为一任,用本路及本州按察官举荐,依吏部关升资任’。后又改奉圣公为衍圣公,仍许就任关升。整个宋代,衍圣公都是爵高秩低,兼职最大做到知州。”

天一问道:“姥爷,到了元代,衍圣公的官职是不是比在宋代时高?”

文教授说 :“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视衍圣公如四品。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以衍圣公秩卑俸薄,授中议大夫,为正四品。元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年)改授嘉议大夫,为正三品。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年),中书复奏称衍圣公爵、秩不称,请求晋升,于是授中奉大夫,赐二品银章。”

文闻说:“这么看来,在明清时期,衍圣公的官职一定更高了,是吧,爷爷?”

文教授笑了笑说道:“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衍圣公秩二品,晋阶资善大夫,百官朝会时班列丞相之后,衍圣公开始爵阶相称。明仁宗即位后,赐给衍圣公宅邸于北京东安门外,以供其进京朝见时居住。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加衍圣公太子太保衔,崇祯三年(1630年)又晋升其为太子太傅。在明代,衍圣公不仅生有荣典,而且死后工部给价造坟,衍圣公及妻子死后皇帝派官致祭。同时,衍圣公长子十五岁即可使用二品色服,次子十五岁便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持子思祀事,三子十五岁就袭封太常博士,主持汶上县圣泽书院祀事。清代为表示尊孔崇儒,对衍圣公崇隆有增。顺治元年(1644年),皇帝承认衍圣公的所有特权。衍圣公进京朝见,皇帝派官迎接慰问,朝见时衍圣公班列内阁大臣之上。顺治七年,晋升衍圣公孔兴燮为太子少保,次年又晋其为太子太保兼太子少保。顺治十四年,晋升衍圣公为太子少师。清末,慈禧太后赏衍圣公孔令贻戴双眼花翎。宣统二年(1910年),孔令贻朝见清帝溥仪,溥仪赏穿带嗉貂褂,赐给笔墨书籍,颁赐御书‘中和位育’匾额。”

程教授接着文教授的话说道:“除了作为一定级别的官职之外,衍圣公的主要职责还是祭祀孔子、管理林庙,以后又陆续增加了管理孔氏族人、管理先贤先儒后裔、保举推荐任命官员等职责。”

天一问道:“姥姥,衍圣公管理孔氏族人是什么意思?”

程教授说:“管理孔氏族人也是衍圣公的重要职责。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皇帝敕谕衍圣公孔尚贤督率族长、举事,管束族众,俾各遵守礼法;如有恃强挟长、朋谋为非、不守家法者,让衍圣公同族长查明,照家法发落,重则指名具奏,依法治罪。其实,这是授予了衍圣公以家法统治族人的权力。清顺治六年(1649年),皇帝敕谕衍圣公孔兴燮统摄宗姓,督率训励,申饬教规,使各凛守礼法,无玷圣门。如有轻犯国典、不守家规、恃强越分、朋比为非,轻者径自察处,重者据实指名参奏,依律正罪。为了有效地管束族人,衍圣公设置了一套家法机构,以实行宗法统治。衍圣公不但管理孔氏族人,而且负责管理其他先贤先圣后裔。自明代起,颜回、曾参、孟轲、闵损、冉耕、冉雍、端木赐、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周公等先圣先贤的后裔相继被封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为正八品。十三氏翰林博士袭封人选都要由衍圣公保举,十三氏翰林博士都要受衍圣公管理节制。先圣、先贤、先儒后裔各氏奉祀生,要由衍圣公给札任命,再会同巡抚、学政报礼部备案。”

文闻问道:“奶奶,衍圣公也有保举推荐任命官员的职责对吗?”

“保举曲阜知县也属衍圣公的职责。自唐代末期开始,由孔氏族人担任曲阜知县,后由文宣公、衍圣公相继兼任。孔氏在元代世袭县尹,明代改为世职知县。明洪武七年(1374年),诏令衍圣公保举一人送部选授,领敕赴任。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年),改为衍圣公会同山东巡抚保举。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又改令衍圣公保举二人送抚按考试题授。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此令一度废除,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恢复。清初定由衍圣公保举,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改由衍圣公会同山东巡抚拣选保举送部引见任命。除了保举曲阜知县以外,衍圣公还要负责保举其他众多官员。这些官员主要是衍圣公属官典籍官、管勾官、百户官、司乐官、掌书官、伴官、赍奏官等十九员,官阶从四品到九品不等;还要保举正八品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十五员、圣庙执事官四十员,官阶从三品到九品不等。此外,衍圣公有时还奉皇帝之命过问地方政事,如‘稽察山东全省学务’等。”程教授边走边说。

天一问道:“姥爷,除了我们上面说到的那些之外,衍圣公还有什么特权吗?”

文教授说:“衍圣公及其孔氏家族是汉族中具有特殊地位的贵族,清代承明代的办法,钦赐大量土地作为祭田、孔林地、庙基地、学田等。衍圣公世袭罔替,土地也累世相传,所有孔氏地亩,不纳赋税,例免差役。”

文闻说:“听了爷爷和奶奶的讲解,我们终于知道衍圣公是怎么回事了。爷爷,现在请您再给我们讲讲孔府的大体情况吧!”

文教授笑了笑,说道:“现存的孔府院落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占地200余亩,有楼轩厅堂560余间,九进院落,分东、西、中三路:东路为家祠所在地,有报本堂、祧庙、九如堂、一贯堂、慕恩堂等;西路建筑原分两部分,前部分名为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三进厅院,是衍圣公读书宴请、作画习字的地方;后半部分为内眷活动的地方,也是子女学习和衍圣公闲居的场所,有学屋、花厅等;中路是孔府的主体部分,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是集官衙、宅院、家庙三位为一体的典型的封建贵族式建筑群。”

程教授一行四人从中路建筑开始游览孔府。

作者简介

2_副本.jpg

陈晓霞 现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为多所院校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儒学发展史、文化产业发展、青少年教育研究,尤长于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主持近20项国家、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出版《新时代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游学三孔》等12部个人专著,在《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孔子研究》《理论学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100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