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陈晓霞:大运河及其旅游开发的意义
  • 来源:济宁日报
  • 作者:陈晓霞
  • 2022年12月27日
  • 审核:
  • 浏览(352)
  • 收藏
浏览字号: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跨越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悠悠运河,从开凿以来,至今橹声依旧,与万里长城被称为中国享誉世界的两项伟大的人文工程。

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开凿邗沟,使江淮水系相连,开江北大运河之先河,为其争霸中原创造了基础条件。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建都洛阳后,开凿鸿沟,使黄河与淮河水系相连。隋炀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倾国之力大规模修造运河,形成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长达2000多公里,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把中原、江淮广大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庞大的运河系统,为李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第三次是元朝定都北京以后,将运河调直并修至北京。由于隋朝的大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建成了北京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明清两代,又对大运河中的许多河段进行了改造完善。大运河促进了中华民族中原稳定内核的形成,为实现国家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今天,对大运河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开发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大运河遗产。大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运河沿岸的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荣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明清时期运河沿岸成为繁华地带,涌现出一批经济发达、商贾云集的运河城镇,但是由于近代黄河改道截断运河,漕运停罢,造成运河部分河道干涸,与之密切关联的地方戏曲、民间传说、民俗民风和运河故事等地方文化也受到影响。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时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大运河旅游开发不仅是保护大运河遗产的具体措施,而且有利于大运河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旅游开发有利于传承大运河文明。大运河是一条黄金水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人定胜天和善联通、善包容的民族精神,折射出祖先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伟大功绩。运河文化的精髓是沟通、融汇、统一,是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包容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风情习俗、饮食文化、遗迹遗物等,吸纳了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秦晋文化等地域文化的精华,是全国特别是南北区域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沿运河两岸拥有大量的运河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资源,包括文物古迹、自然生态环境、民间文化艺术、民风习俗等,大运河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利用这些宝贵资源,继承优秀文化,传承历史文明,而且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旅游开发有利于建设大运河遗产廊道。大运河作为世界遗产具有生态价值,在沿运河两岸修建了众多的调节“水柜”,形成了大面积的水面湿地,仅济宁就有南旺湖、蜀山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大运河具有经济价值,她穿越中国两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和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在交通运输、防洪抗旱和南水北调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运河还是一条黄金水道,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运河文化包容了建筑文化、商业文化、都市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漕运文化、水乡文化等多种文化,体现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工艺美术、风情习俗等众多领域,沿运河留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休闲娱乐设施,能满足人们的亲水休憩需求,具有休闲旅游价值。把大运河当作遗产廊道、生态廊道、经济廊道、休闲廊道综合规划,可合理有效地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